报道,近年来,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,个性化和私密化成为游客新需求,许多游客开始选择私家导游或伴游服务,不仅有人陪玩、陪聊还能陪拍照,顺便还能交个朋友。“私人陪游”虽灵活,却也存在无导游资质、无安保措施等隐患。
突发事件时无法给游客提供必要的援助;有的收费高,服务水平却一言难尽;还有少数人以陪游服务为幌子提供有偿擦边服务等。这些乱象不仅让“私人陪游”模式变得不靠谱,也践踏了诚信和契约底线。“私人陪游”乱象频发,而游客对此无计可施,凸显了该模式在发展初期缺乏有效的刚性约束。不少游客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雇请陪游者,双方的权利义务基本靠口头承诺或“君子协定”。这种缺乏法律保护的契约协议,无法让双方明确权利义务分明的法律关系
陪游者诚信待客,应是基本遵循。如果为了蝇头小利而在服务质量上放水,或者没有专业知识技能,甚至不顾法律底线就承揽导游业务,既是对游客的不负责任,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诚信的另一面是契约精神。“私人陪游”服务的双方只要达成合意即构成契约关系,陪游者理当不折不扣地遵守契约精神。
另一方面,职能部门和网络平台要通力合作,就陪游者需要的专业技能、从业资质、服务质量、契约协议等,出台规范性指引和示范合同文本,助力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性,并提供解纷机制。